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
文章语言:
简
繁
EN
分享
纪要
原文
会议摘要
阿里巴巴集团业绩电话会议透露,公司核心业务收入稳健增长,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26%,AI相关收入占比超20%。集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500亿元投资消费领域,把握AI与内需两大历史机遇。即时零售业务‘淘宝闪购’快速发展,活跃买家数达3亿,日订单量创新高,对电商平台GMV和CMR增长产生正向推动。管理层强调平衡短期与长期回报,持续投入AI和零售领域,以实现长期盈利和市场领先地位。
会议速览

本次电话会议聚焦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6月季度业绩,讨论包含前瞻性陈述,涉及业绩、业务及财务结果,同时介绍了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的使用,并提及会议录音将上传至网站。

阿里巴巴集团本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剔除高鑫和银泰集团后,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核心业务表现强劲,中国电商、云智能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分别增长10%、26%和19%。AI应用加速发展,阿里云AI产品客户接受度提高,AI收入占比超过20%。集团整合淘天、饿了么与飞猪,组建中国电商集团,提升消费体验,即时零售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与云基础设施,目标是构建满足10亿消费者一站式需求的大消费平台,引领30万亿规模的大消费市场,同时强调AI技术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行业机会。

公司围绕消费和AI家园两大核心战略,调整财务披露口径,整合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组建中国电商集团,转型为综合性消费平台。即时零售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带动淘宝APP活跃用户增长25%。云业务加速增长26%,AI需求激增。AIC接近盈亏平衡,自由现金流虽有流出,但公司拥有充足资金支持长期投入,保持财务稳健。

阿里巴巴本季度回购股份8.15亿美元,中国电商收入1401亿元,同比增长10%,客户管理收入提升,618购物节淘宝APP购买人数增长显著,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增长12%。AIDC收入增长19%,经调整亏损收窄,接近盈亏平衡。云业务收入增长26%,AI收入三位数增长,经调整EBITA利润率稳定在8.8%。集团致力于提升运营和投资效率,持续投入客户增长和技术创新,特别是AI产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调整经营分部报告口径,简化财务报告结构,加大AI投入,聚焦综合性消费平台与新一代AI加云基础设施,推动供应链协同效应,扩展现有基础设施能力,支持AI工作负载部署,强化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展现长期技术投入承诺。

对话围绕快速消费品业务在中国的增长机遇和投资策略展开,管理层分享了对快速消费品业务的愿景,强调了长期价值创造的投资计划,包括对即时零售和食品配送业务的投入。讨论了Fango业务的最新进展,以及预期投资将如何影响未来的GMV和毛利率。

对话回顾了淘宝闪购自上线以来在用户、商户、物流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显著成就,包括日均订单峰值、用户交易规模及骑手数量的大幅增长。管理层表达了对闪购业务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强调已超额完成初期目标,并展望了业务对GMV、GNV及CMR增长的长期价值与影响。

闪购模式显著提升手淘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带动DAU增长20%,用户活跃天数增加,同时促进广告收入和减少市场费用,预计长期将显著提升电商收益。

讨论了闪购通过用户结构优化、订单结构优化及履约效率提升等措施,在短期内预计亏损缩减一半,长期看好通过订单密度增加和精细化运营达到行业领先效率,同时保持价格竞争力,为平台带来正向经济收益。

讨论了非餐饮零售品类在即时零售业态中的发展,包括进场原生模式和远进场结合模式,通过闪电仓、盒马前置仓等提升供应链效率与配送速度,预计未来三年平台新增成交1万亿,平台投入创造百万就业,促进行业变革与经济发展。

讨论了阿里云业务的强劲增长,本季度同比增速达26%,分析了未来几个季度及26财年的增长预期,对比海外市场探讨了变现率与利润率展望,提及不同行业本季度的表现差异,以及资本开支的未来规划。

对话中讨论了阿里云AI产品的增速预期,指出客户对AI产品的需求旺盛,体现在新应用开发和传统应用功能升级上。同时,训练和推理需求增长,特别是专有模型训练和开源模型后训练成为新机会,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增速将持续向好。

讨论了AI技术对云计算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指出开发者倾向于选择具备全方位技术产品组合的厂商,阿里云凭借其在传统云服务及AI技术上的优势,目标是在中国市场实现超越平均增速的增长,优先级放在获取更多用户和应用场景上,而非短期内提升毛利率。同时,提及了对AI领域持续投资3800亿的计划,尽管每季度资本支出可能因供应链波动而有所变化,但整体投资策略不变。

对话围绕外卖业务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到店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强调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和线下业务协同,提供多元化服务,已在部分城市开展测试与试点,以期进一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管理层详细阐述了在消费市场,包括即时零售、外卖、供应链及用户端的500亿投资计划,强调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入节奏的重要性。同时,讨论了未来CMR增长的预期,指出尽管去年基础服务费增加带来的基数效应将减弱,但全站推渗透率提升及外卖、即时零售带来的流量和消费频次增长,预计将持续推动CMR加速增长。

讨论了在消费市场中五十亿的投资,强调了投资的增量性质及与市场情况同步的策略。分析了CMR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take rate的提升,归因于服务费调整和AI驱动的商业化产品渗透率提高。预测未来几个季度CMR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对话围绕大模型从训练转向以AI代理为中心的时代展开,讨论了模型需具备更长上下文理解、工具使用能力及与企业系统连接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云计算厂商在此过程中的新机遇,如提供沙盒环境支持AI代理运行。此外,提及了模型编码能力和与集团生态结合的产品开发,旨在提升企业内部及消费者端任务解决效率。

讨论了阿里巴巴自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在外卖市场战略上的反思与调整,强调饿了么在基础能力建设上的进步及与淘宝整合带来的新机遇,提出投资逻辑从单一业务转向电商全生态的综合收益,展望未来在商户、运力与用户三方面协同发展的新策略。

讨论了在即时零售与AI两大领域巨额资本投入的回报率问题,强调了短期与长期回报的平衡,指出即时零售虽未盈利但已见成效,而AI投资推动了云业务增长,未来两者均将带来良好回报。
要点回答
Q:在AI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否看到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快速增长趋势?
A:是的,我们确实观察到AI应用正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快速增长。同时,SAP与阿里云达成了在云和AI领域的战略合作,这不仅代表了国际知名企业对阿里云基础设施和AI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AI与云计算深度融合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Q:阿里集团在AI原生应用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
A:阿里集团的AI原生应用正在进一步发展,例如高德地图已全面AI化并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旨在将空间智能普及至瞬息万变的现实场景。此外,钉钉也已完成AI升级,打造了全球首个以A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探索下一代工作应用形态。淘宝平台上的AI搜索、AI广告等应用也已取得显著进展,并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Q:在消费领域,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整合进展及成果如何?
A:我们已完成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的战略整合,组建了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以共建大消费平台。这一整合不仅是组织结构层面的调整,更是消费体验的升级,通过整合供应链、用户及会员权益,上线了淘宝大会员体系,并打通了各业务间的会员权益,提升了用户的全场景消费体验。自整合以来,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增长显著,同时带动了中国电商集团日订单量的新高。
Q:阿里巴巴对于AI加云的核心战略是如何规划的?
A:面对未来,我们坚信AI加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阿里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因此,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并新投入500亿元用于消费领域的投资。通过AI技术对所有行业的改变升级以及AI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阿里巴巴将把握未来十年技术领域的最大行业机会。
Q:对于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市场的布局和未来展望是怎样的?
A:阿里巴巴立足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和极具潜力的服务消费市场,致力于构建消费与原厂电商融合的新形态,满足10亿消费者的购物与生活消费全场景需求,打造最优体验、最多消费者数量、最高消费频次的大消费平台,引领30万亿规模的大消费市场。未来三年,我们将以创业精神再次出发,以驱动业务强劲增长为核心目标,持续投入战略领域,提升竞争优势,以获得长期增长的信心。

阿里巴巴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