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00152.HK) 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文章语言:
简
繁
EN
分享
纪要
原文
会议摘要
深国际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指出,集团上半年物流业务收入增长12%,成熟物流园区综合出租率87%,运营面积约671万平方米,展现了物流业务的稳健增长。尽管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下降25%,但集团通过优化商业模式、强化招商与成本控制,保持了财务状况的稳健,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8%至60%区间。未来,深国际将聚焦主业,深化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探索新业务领域,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保持稳定且具竞争力的派息政策,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集团正通过投建管小闭环和大闭环、私募基金等方式释放资产价值,同时深化招商成效,拓展优质战略客户,审慎推进投资,持续挖潜运营效益,加快新赛道试点落地,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业务模式。
会议速览

会议介绍了深国际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强调了在全球经济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公司秉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原则,推动高质量发展。管理层致辞中,重点围绕核心主业发展、卓越运营能力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及核心能力建设四大维度汇报了关键成果,并阐述了下半年的战略重点。随后,副总裁将详细介绍财务情况,会议最后设有分析师问答互动环节。

集团物流主业在全国41个城市布局66个项目,运营面积达671万平米,深圳与北京项目进展显著,全国布局模式优化,冷链业务取得新进展。港口主业推进联网战略,佛山富湾与南通吕四港项目取得进展,沈丘二期项目协同推进。收费公路与大环保业务优化结构,沿江高速二期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大环保板块聚焦核心运营,退出低效业务,提升运营效率。

集团通过加大招商统筹力度、明确招商工作重点,推动招商工作水平系统性提升,上半年新签及续签面积213万平米,出租率86.6%。同时,轻资产业务动能显现,深圳全城物业管理面积达441万平米。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投建熔管小闭环稳健运营,华南物流园成功签订留用土地出让合同,前海20单元土地置换方案获支持。能力建设上,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推进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ESG评级提升,集团治理效能与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对话概述了深国际在数字化转型、新能源布局及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进展,提出下半年将重点推进战略项目交付、资产价值释放、招商成效转化及新赛道试点落地,强调通过创新驱动与精细化管理,确保全年经营目标达成,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集团上半年收入66.7亿港元,同比微增1%。物流园及物流服务板块收入增加,港口收入减少。股东应占盈利4.9亿港元,同比下降25%,主要因去年公募REITs收益。智能项目扭亏为盈,新疆港吞吐量大幅上升,但面临成本压力。深高速利润上升,深航亏损,国货航上市提升资产价值。

2025年上半年,深国际总资产及股东应占资产净值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58%-60%区间,汇兑收益显著。下半年计划资本开支77亿元,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推进多式联运、低空物流等新业务,优化商业模式,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保持稳定派息政策,增强股东回报。

在业绩发布会中,深国际管理层详细解答了关于华南物流园土地开发进展、出租率动态及未来展望的问题,强调通过大小闭环商业模式及加大招商力度来应对行业下行压力,确保投资回报的可持续性。

对话涉及华南转型项目进展,包括二号地和三号地的准备工作,以及04地块的开发计划。提及物流园区出租率从年初的80%提升至86%,通过加强招商工作和重点拓展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医药行业冷链客户,目标维持并提升出租率,以期在后年下半年带来现金流。

讨论了前海土地置换项目的最新进展,包括政策咨询和置换方案的优化,以及小闭环项目下半年的落地计划和可持续性策略,展现了项目管理和执行的积极态度和预期成果。

讨论了公募与私募基金的并行发展计划,强调了根据项目合规性和经济性筛选适合公募的科目,同时通过私募基金培育不符合公募条件的项目,以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提及了与政府沟通的挑战及私募作为过渡退出机制的重要性,旨在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

对话围绕公路与环保板块的未来展望展开,指出公路板块因路网完善和小汽车保有量增长而保持稳定增长,环保板块则通过优化存量业务和控制成本实现经营面改善。同时,提及国货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计划,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国货航作为深国际的战略投资项目,已实现3.7倍的投资回报,其与物流主业的紧密协同被视为重要战略资源。尽管明年将解禁,但鉴于其优质的利润储备和未来稳定的收入预期,短期内暂无减持计划。双方在航空货运领域深化合作,包括北京顺义航空货站的运营和深圳航空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其战略地位。

对话聚焦于港口业绩下滑的下半年展望、佛山新项目进展及光储充与低空经济新业态的探索。管理层表示,港口板块将由相关副总裁解答业绩展望,佛山项目进展将由物流发展总经理说明。针对光储充和低空经济,企业正尝试转型,从传统物流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探索包括光伏充在内的新业务方向,同时深化物流增值服务,如保税业务和仓配运,以及管理输出,旨在开拓第二成长曲线。低空经济方面,企业将承担地方国企责任,探索作为未来发展补充的可能。

港口板块上半年业绩受煤炭价格下滑和需求疲软影响,叠加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下降。下半年计划通过总对总客户策略、强化商务统筹及探索新货种转型,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利润增长。

介绍了佛山南海、顺德、高明三个项目租赁情况,南海项目已实现100%出租,顺德项目办公部分正推进直播电商,预计年底出租率可达100%,高明项目已与国药集团签订SPP仓,正与跨境电商和家电企业洽谈整租,计划十一前完成整体租赁。

对话探讨了深国际在物流园区管理中引入光伏能源的创新模式。通过在园区屋顶铺设光伏板,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提升了客户粘性和园区出租率,同时探索了与国家电网合作、储能利用及为能源卡车充电等增值服务,旨在将光伏业务发展为物流园区主业的有效补充和新增长点。

讨论了金控集团对低空经济的态度和策略,强调低成本试错原则,积极参与深圳市低空货运网络建设,定期研讨以灵活应对。

讨论了深航增资计划的推进情况,强调了与深圳市政府及国航大股东的密切磋商,并预告近期市场公告。同时,介绍了平湖南项目的招商进展,上半年已成功签约两家大客户,总面积占比13%,价格超出预期。展望未来,项目团队正加强产品设计与业态运营能力,预计将带来新颖业态,提升招商运营效果。

提问者关注深航今年暑运运营及盈利情况,询问是否同比去年有所好转;提及公司是否会考虑中期派息;最后询问集团在十五五规划中是否有业务方向上的重大调整。

讨论了深国际在十五五规划中的战略方向,强调巩固物流地产作为基本盘,探索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和港口业务,旨在通过优质项目选择和区域聚焦提升抗跌能力,目标实现分拆上市,强化国企在关键领域的竞争力。

全球民航市场持续复苏,中国表现强劲,深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7%-8%,亏损收窄。暑运因发动机停产影响,投入增量排名后,新增国际航班多,效益受挑战,但预期随增资措施改善。

对话讨论了公司过往五年累计派发现金股息50亿港元,平均分红率51.5%,承诺未来保持稳定的派息政策。针对中期派息,将依据投资者意愿及资本市场要求,与大股东沟通后可能调整政策。管理层强调持续与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战略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要点回答
Q:本次业绩会的流程是怎样的?
A:本次业绩会的流程包括刘征宇先生发表管理层致辞,侯胜海副总裁介绍公司中期业绩情况,以及最后的分析师问答互动环节。
Q:深国际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的核心成果和战略重点有哪些?深国际2025年上半年总体经营情况如何?
A:深国际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通过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攻坚克难的工作基调,实现了显著成效。核心成果包括:物流主业方面全国布局深化,重点项目突破,高标仓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七;深圳核心区优势巩固,北京战略布局取得开门红,全国布局模式优化,冷链业务取得新进展,港口主业联网战略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下半年的战略重点围绕主业发展、运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和能力建设四大维度展开,并将全力保障重大战略项目的交付,确保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编制,深化招商成效转化,精准推进投资,持续挖潜运营效益,加快新赛道试点落地,以及持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上半年集团收入约为港币66.7亿元,同比上升1%。其中,物流园及物流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加约港币1亿元,收费公路和大环保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加1.6亿港币,而港口板块收入同比减少约港币2.1亿。股东应占盈利约为港币4.9亿元,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有发行公募race带来的收益,今年上半年没有类似收益,同时新投资项目处于培育期,折旧摊销和利息费用增加影响了盈利。
Q:物流主业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A:物流主业在上半年持续稳中求进,通过加大招商力度、稳租金、稳出租率和稳客户等措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2%,综合出租率达到87%,运营面积达671万平方米。但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同期有一次性收益,今年上半年没有,以及新投资项目处于培育期导致折旧摊销和利息费用增加。
Q:港口板块的经营状况怎样?
A:港口板块上半年股东应占盈利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港口行业激烈竞争和宏观经济放缓导致货源不足,毛利率下滑。特别是江苏靖江港项目由于折旧摊销成本大幅提升,压缩了利润空间。不过新疆港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展现出强劲的爬坡潜力,吞吐量同比大幅上升72%。
Q:在航空运输服务的投资方面,集团目前持有深航和国航的股权比例是多少?并且深航在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如何?国航方面,集团持股比例是多少?以及国航在近期的上市情况如何?
A:集团持有深航49%的权益。在本年度上半年,深航录得路德净亏损人民币8点三四亿元,但由于采用权益法,集团不再确认与深航相关的进一步亏损。集团持有工行股本,持股比例为8.76%。国航于今年成功上市,这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资产价值。
Q:集团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总资产、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以及资产负债率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A:截至25年上半年,集团总资产达到港币1443亿元,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港币332亿元,折合每股港币13.6元。资产负债率近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558%到60%的区间。
Q:集团在建债务结构方面的调整情况如何?
A:集团通过持续优化债务期限结构,使得长期与短期债务比例约为70%比30%。此外,通过调整债务币种结构,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汇兑收益港币15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损失港币2600万元。目前,集团已大部分完成境外外币贷款置换,将高利率境外外币贷款转换为境外人民币贷款。
Q:集团在资本开支方面的规划及使用渠道是怎样的?
A:25年上半年实际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7亿元,主要集中在深高速改扩建物流园区和平湖南项目上。下半年预算资本性开支约为人民币77亿元,包括深高速项目约人民币37亿元、物流园区项目约人民币21亿元和平湖南项目约人民币15亿元。计划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中期票据等多种渠道来稳定和保持资金平衡。
Q:对于华南物流园的进展及未来展望有哪些具体内容?
A:公司未来将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光储充等新业务研究,加快向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商转型。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商业模式,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强化创新驱动,并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保持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派息政策,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
Q:关于华南物流园的具体项目进展和预期,能否提供详细信息?
A:公司正在推进华南物流园的二号地和三号地准备工作,涉及拆迁、评估地价及规划指标调整等工作。其中,04地块已签订土地合同,进入开发阶段,预计两年后即后年下半年可预售并回收现金流。对于物流园区出租率问题,尽管年初时受新项目影响有所下降,但通过加强招商工作,目前出租率已回升至87%左右,并将持续努力提升出租率和维持优质客户资源。
Q:对于前海三期置换项目,目前进展如何?预计何时会有明确结果?
A:关于前海三期置换项目,集团正全力以赴推动市政府相关的会议决策流程,旨在通过住宅加仓储用地置换包围网围网内的两块商业和办公用地。目前政策法规咨询已得到六部门回复确认,在下半年有望取得具体进展。
Q: 第三个方面,就是刚才胡总提到的,晋江港今年开始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比例较大,原因是什么?
A: 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是晋江港完整的财务年度,且投资标的较大,达到22亿,因此从现在开始按集团总部要求进行折旧摊销。
Q: 针对下半年,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A: 第一个措施是按照集团总部总体要求,采取总对总的方式,利用港口的特殊客户群体(央国企)以及与后方陆域的天然联系,争取流失客户回流,并储备新客户资源。第二个措施是强化整个港口板块的商务统筹作用,以适应集团十四五期间供应链加四个实体港口运作的新模式,确保统一进口、出口政策执行。
Q: 在应对煤炭行业受新能源冲击方面,我们将如何转型?
A: 我们正在探索新的货种,如粮食、杂货等,并有目标性的标的项目,争取尽快落地以提供港口板块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抗风险能力。
Q: 关于佛山项目的进展如何?
A: 目前佛山三个项目合计面积超过60万平米,其中南海项目和顺德项目在投资前已完成预租,出租率较高;佛山高明项目已与国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实现部分出租,同时正与两家知名企业洽谈整租合作,有信心在十一之前完成整体租赁。
Q: 对于光手动业务,深国际做了哪些试点尝试?
A: 我们在物流园区管理上试点了两个空间的运作模式:一是物理空间管理,二是虚拟空间——能源空间管理。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电力需求增加,我们利用低成本清洁能源(光伏)供应园区内冷库、智能仓储等设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出租率和客户粘性,部分园区已投入运营并取得良好效益。
Q: 公司对低空经济的态度及规划是什么?
A: 我们对低空经济持策略性研究态度,行动上慎重。集团已安排专题研究并形成了策略,认为低空物流和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尚待验证,原则是低成本试错,积极参与但不急于求成。深国际在深圳项目的部分已纳入深圳市低空货运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并将持续跟进和配合政府相关工作。
Q: 关于深圳航空的增资问题以及平湖南项目的预招商情况和未来效益预期?
A: 关于深圳航空增资,公司正与深圳市政府和国航大股东密切磋商,坚持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预计很快会有结果并在市场上同步公告。对于平湖南项目,目前预招商进展顺利,已签约两大客户,整体招商工作超出预期,未来将继续全力推进招商,并基于项目优势打造一体化业态,相信项目投入使用后会带来比预期更新颖的业态。
Q: 深航今年暑运运营情况如何?盈利情况较去年是否有好转?
A: 关于深航暑运运营情况及盈利好转程度,请询深航原副省长周志伟先生。同时,公司今年是否会进行中期派息以及十五五规划方向性调整等问题,将待内部进一步讨论和专业机构支持后公布。
Q:在这一波经济下行中,为什么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很少出现严重危机?对于深国际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能否分享一些初步考虑?
A: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在主业和投资方面有更多的限制。比如主业控制和投资控制,这使得他们在经济波动中相对更为稳健。深国际的传统基础行业是收费公路,尤其是在大湾区具有垄断性和良好效益。由于电商渗透率提高以及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物流地产行业特别是高效率、自动化仓储物流的前景广阔,且目前该行业的出租率水平在四大块业务中表现最好。
Q:为什么认为物流地产行业适合国有企业运作?如何看待当前物流地产行业的形势及未来规划?
A:首先,物流基础设施被定位为战略性基础行业,需要长期重资产投入,适合国企掌握。其次,国企在融资成本、品牌信誉以及现金流维护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承担较大的投资回收周期和高风险。此外,国企还能通过规模经济、政府支持及灵活的机制实现项目布局和利润调节。尽管经济下行带来行业冲击,但政府对物流地产的供给意愿不高,且目前市场需求仍存。预计未来两年拿地量会减少,同行也会放缓扩张节奏,但需求不会消失。因此,深国际在未来五年至十五年的规划中,物流地产仍是基本盘,将巩固现有优势,并在综合服务运营商方向进行转型探索。
Q:深航的情况如何,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及暑运期间的表现?
A:深航今年上半年旅客运输量和客运航班量稳步增长,但受飞机发动机停产等不利因素影响,生产投入增量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暑运期间,由于新增航班主要集中在国际和地区航线,导致效益不如预期,不过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财务费用的降低,深航的表现将持续改善。
Q:关于中期派息政策,公司有何打算?
A:深航每年的分红政策保持相对稳定,过去五年累计派发现金股息接近港币50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51.5%。未来,公司会坚持相对稳定的派息政策,并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意愿考虑是否实施中期派息。同时,也会与大股东沟通,探讨调整分红政策的可能性。

深圳国际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