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00152.HK) 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
文章語言:
简
繁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深國際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指出,集團上半年物流業務收入增長12%,成熟物流園區綜合出租率87%,運營面積約671萬平方米,展現了物流業務的穩健增長。盡管股東應占盈利同比下降25%,但集團通過優化商業模式、強化招商與成本控制,保持了財務狀況的穩健,資産負債率維持在58%至60%區間。未來,深國際將聚焦主業,深化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探索新業務領域,持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保持穩定且具競爭力的派息政策,為股東創造可持續價值。集團正通過投建管小閉環和大閉環、私募基金等方式釋放資産價值,同時深化招商成效,拓展優質戰略客戶,審慎推進投資,持續挖潛運營效益,加快新賽道試點落地,致力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新業務模式。
會議速覽

會議介紹了深國際在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強調了在全球經濟複雜嚴峻的背景下,公司秉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原則,推動高質量發展。管理層致辭中,重點圍繞核心主業發展、卓越運營能力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及核心能力建設四大維度彙報了關鍵成果,並闡述了下半年的戰略重點。隨後,副總裁將詳細介紹財務情況,會議最後設有分析師問答互動環節。

集團物流主業在全國41個城市佈局66個項目,運營面積達671萬平米,深圳與北京項目進展顯著,全國佈局模式優化,冷鏈業務取得新進展。港口主業推進聯網戰略,佛山富灣與南通呂四港項目取得進展,沈丘二期項目協同推進。收費公路與大環保業務優化結構,沿江高速二期與深中通道同步通車,大環保板塊聚焦核心運營,退出低效業務,提升運營效率。

集團通過加大招商統籌力度、明確招商工作重點,推動招商工作水平系統性提升,上半年新簽及續簽面積213萬平米,出租率86.6%。同時,輕資産業務動能顯現,深圳全城物業管理面積達441萬平米。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投建熔管小閉環穩健運營,華南物流園成功簽訂留用土地出讓合同,前海20單元土地置換方案獲支持。能力建設上,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合作推進智能物流機器人項目,ESG評級提升,集團治理效能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對話概述了深國際在數字化轉型、新能源佈局及低空經濟等領域的進展,提出下半年將重點推進戰略項目交付、資産價值釋放、招商成效轉化及新賽道試點落地,強調通過創新驅動與精細化管理,確保全年經營目標達成,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集團上半年收入66.7億港元,同比微增1%。物流園及物流服務板塊收入增加,港口收入減少。股東應占盈利4.9億港元,同比下降25%,主要因去年公募REITs收益。智能項目扭虧為盈,新疆港吞吐量大幅上升,但面臨成本壓力。深高速利潤上升,深航虧損,國貨航上市提升資産價值。

2025年上半年,深國際總資産及股東應占資産淨值穩定增長,資産負債率保持在558%-60%區間,彙兌收益顯著。下半年計劃資本開支77億元,聚焦主業提質增效,推進多式聯運、低空物流等新業務,優化商業模式,強化創新驅動,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保持穩定派息政策,增強股東回報。

在業績發佈會中,深國際管理層詳細解答了關于華南物流園土地開發進展、出租率動態及未來展望的問題,強調通過大小閉環商業模式及加大招商力度來應對行業下行壓力,確保投資回報的可持續性。

對話涉及華南轉型項目進展,包括二號地和三號地的准備工作,以及04地塊的開發計劃。提及物流園區出租率從年初的80%提升至86%,通過加強招商工作和重點拓展跨境電商、新能源汽車、醫藥行業冷鏈客戶,目標維持並提升出租率,以期在後年下半年帶來現金流。

討論了前海土地置換項目的最新進展,包括政策咨詢和置換方案的優化,以及小閉環項目下半年的落地計劃和可持續性策略,展現了項目管理和執行的積極態度和預期成果。

討論了公募與私募基金的並行發展計劃,強調了根據項目合規性和經濟性篩選適合公募的科目,同時通過私募基金培育不符合公募條件的項目,以實現資産效益最大化。提及了與政府溝通的挑戰及私募作為過渡退出機制的重要性,旨在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

對話圍繞公路與環保板塊的未來展望展開,指出公路板塊因路網完善和小汽車保有量增長而保持穩定增長,環保板塊則通過優化存量業務和控制成本實現經營面改善。同時,提及國貨行股份解禁後的減持計劃,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國貨航作為深國際的戰略投資項目,已實現3.7倍的投資回報,其與物流主業的緊密協同被視為重要戰略資源。盡管明年將解禁,但鑒于其優質的利潤儲備和未來穩定的收入預期,短期內暫無減持計劃。雙方在航空貨運領域深化合作,包括北京順義航空貨站的運營和深圳航空擴展,進一步鞏固了其戰略地位。

對話聚焦于港口業績下滑的下半年展望、佛山新項目進展及光儲充與低空經濟新業態的探索。管理層表示,港口板塊將由相關副總裁解答業績展望,佛山項目進展將由物流發展總經理說明。針對光儲充和低空經濟,企業正嘗試轉型,從傳統物流基礎設施開發運營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探索包括光伏充在內的新業務方向,同時深化物流增值服務,如保稅業務和倉配運,以及管理輸出,旨在開拓第二成長曲線。低空經濟方面,企業將承擔地方國企責任,探索作為未來發展補充的可能。

港口板塊上半年業績受煤炭價格下滑和需求疲軟影響,疊加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下降。下半年計劃通過總對總客戶策略、強化商務統籌及探索新貨種轉型,以提升抗風險能力和利潤增長。

介紹了佛山南海、順德、高明三個項目租賃情況,南海項目已實現100%出租,順德項目辦公部分正推進直播電商,預計年底出租率可達100%,高明項目已與國藥集團簽訂SPP倉,正與跨境電商和家電企業洽談整租,計劃十一前完成整體租賃。

對話探討了深國際在物流園區管理中引入光伏能源的創新模式。通過在園區屋頂鋪設光伏板,不僅降低了能源成本,還提升了客戶粘性和園區出租率,同時探索了與國家電網合作、儲能利用及為能源卡車充電等增值服務,旨在將光伏業務發展為物流園區主業的有效補充和新增長點。

討論了金控集團對低空經濟的態度和策略,強調低成本試錯原則,積極參與深圳市低空貨運網絡建設,定期研討以靈活應對。

討論了深航增資計劃的推進情況,強調了與深圳市政府及國航大股東的密切磋商,並預告近期市場公告。同時,介紹了平湖南項目的招商進展,上半年已成功簽約兩家大客戶,總面積占比13%,價格超出預期。展望未來,項目團隊正加強産品設計與業態運營能力,預計將帶來新穎業態,提升招商運營效果。

提問者關注深航今年暑運運營及盈利情況,詢問是否同比去年有所好轉;提及公司是否會考慮中期派息;最後詢問集團在十五五規劃中是否有業務方向上的重大調整。

討論了深國際在十五五規劃中的戰略方向,強調鞏固物流地産作為基本盤,探索綜合服務運營商轉型,同時積極佈局新能源和港口業務,旨在通過優質項目選擇和區域聚焦提升抗跌能力,目標實現分拆上市,強化國企在關鍵領域的競爭力。

全球民航市場持續複蘇,中國表現強勁,深航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7%-8%,虧損收窄。暑運因發動機停産影響,投入增量排名後,新增國際航班多,效益受挑戰,但預期隨增資措施改善。

對話討論了公司過往五年累計派發現金股息50億港元,平均分紅率51.5%,承諾未來保持穩定的派息政策。針對中期派息,將依據投資者意願及資本市場要求,與大股東溝通後可能調整政策。管理層強調持續與資本市場及投資者的交流,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新戰略落地,為股東創造價值。
要點回答
Q:本次業績會的流程是怎樣的?
A:本次業績會的流程包括劉征宇先生發表管理層致辭,侯勝海副總裁介紹公司中期業績情況,以及最後的分析師問答互動環節。
Q:深國際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的核心成果和戰略重點有哪些?深國際2025年上半年總體經營情況如何?
A:深國際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的背景下,通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攻堅克難的工作基調,實現了顯著成效。核心成果包括:物流主業方面全國佈局深化,重點項目突破,高標倉市場占有率行業第七;深圳核心區優勢鞏固,北京戰略佈局取得開門紅,全國佈局模式優化,冷鏈業務取得新進展,港口主業聯網戰略紮實推進,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下半年的戰略重點圍繞主業發展、運營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和能力建設四大維度展開,並將全力保障重大戰略項目的交付,確保十四五規劃高質量編制,深化招商成效轉化,精准推進投資,持續挖潛運營效益,加快新賽道試點落地,以及持續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上半年集團收入約為港幣66.7億元,同比上升1%。其中,物流園及物流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加約港幣1億元,收費公路和大環保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加1.6億港幣,而港口板塊收入同比減少約港幣2.1億。股東應占盈利約為港幣4.9億元,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有發行公募race帶來的收益,今年上半年沒有類似收益,同時新投資項目處于培育期,折舊攤銷和利息費用增加影響了盈利。
Q:物流主業的發展情況怎麽樣?
A:物流主業在上半年持續穩中求進,通過加大招商力度、穩租金、穩出租率和穩客戶等措施,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加12%,綜合出租率達到87%,運營面積達671萬平方米。但股東應占盈利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同期有一次性收益,今年上半年沒有,以及新投資項目處于培育期導致折舊攤銷和利息費用增加。
Q:港口板塊的經營狀況怎樣?
A:港口板塊上半年股東應占盈利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國內港口行業激烈競爭和宏觀經濟放緩導致貨源不足,毛利率下滑。特別是江蘇靖江港項目由于折舊攤銷成本大幅提升,壓縮了利潤空間。不過新疆港盡管短期盈利承壓,但展現出強勁的爬坡潛力,吞吐量同比大幅上升72%。
Q:在航空運輸服務的投資方面,集團目前持有深航和國航的股權比例是多少?並且深航在本年度的財務狀況如何?國航方面,集團持股比例是多少?以及國航在近期的上市情況如何?
A:集團持有深航49%的權益。在本年度上半年,深航錄得路德淨虧損人民幣8點三四億元,但由于采用權益法,集團不再確認與深航相關的進一步虧損。集團持有工行股本,持股比例為8.76%。國航于今年成功上市,這進一步提升了集團的資産價值。
Q:集團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何?總資産、股東應占資産淨值以及資産負債率的情況是什麽樣的?
A:截至25年上半年,集團總資産達到港幣1443億元,股東應占資産淨值為港幣332億元,折合每股港幣13.6元。資産負債率近年來一直穩定保持在558%到60%的區間。
Q:集團在建債務結構方面的調整情況如何?
A:集團通過持續優化債務期限結構,使得長期與短期債務比例約為70%比30%。此外,通過調整債務幣種結構,今年上半年實現了彙兌收益港幣150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彙兌損失港幣2600萬元。目前,集團已大部分完成境外外幣貸款置換,將高利率境外外幣貸款轉換為境外人民幣貸款。
Q:集團在資本開支方面的規劃及使用渠道是怎樣的?
A:25年上半年實際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47億元,主要集中在深高速改擴建物流園區和平湖南項目上。下半年預算資本性開支約為人民幣77億元,包括深高速項目約人民幣37億元、物流園區項目約人民幣21億元和平湖南項目約人民幣15億元。計劃通過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中期票據等多種渠道來穩定和保持資金平衡。
Q:對于華南物流園的進展及未來展望有哪些具體內容?
A:公司未來將聚焦主業提質增效,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低空物流、光儲充等新業務研究,加快向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轉型。同時,公司將持續優化商業模式,動態調整投資策略,強化創新驅動,並持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保持穩定且具有競爭力的派息政策,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價值。
Q:關于華南物流園的具體項目進展和預期,能否提供詳細信息?
A:公司正在推進華南物流園的二號地和三號地准備工作,涉及拆遷、評估地價及規劃指標調整等工作。其中,04地塊已簽訂土地合同,進入開發階段,預計兩年後即後年下半年可預售並回收現金流。對于物流園區出租率問題,盡管年初時受新項目影響有所下降,但通過加強招商工作,目前出租率已回升至87%左右,並將持續努力提升出租率和維持優質客戶資源。
Q:對于前海三期置換項目,目前進展如何?預計何時會有明確結果?
A:關于前海三期置換項目,集團正全力以赴推動市政府相關的會議決策流程,旨在通過住宅加倉儲用地置換包圍網圍網內的兩塊商業和辦公用地。目前政策法規咨詢已得到六部門回複確認,在下半年有望取得具體進展。
Q: 第三個方面,就是剛才胡總提到的,晉江港今年開始進行固定資産的折舊攤銷,比例較大,原因是什麽?
A: 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是晉江港完整的財務年度,且投資標的較大,達到22億,因此從現在開始按集團總部要求進行折舊攤銷。
Q: 針對下半年,我們將采取哪些措施?
A: 第一個措施是按照集團總部總體要求,采取總對總的方式,利用港口的特殊客戶群體(央國企)以及與後方陸域的天然聯系,爭取流失客戶回流,並儲備新客戶資源。第二個措施是強化整個港口板塊的商務統籌作用,以適應集團十四五期間供應鏈加四個實體港口運作的新模式,確保統一進口、出口政策執行。
Q: 在應對煤炭行業受新能源沖擊方面,我們將如何轉型?
A: 我們正在探索新的貨種,如糧食、雜貨等,並有目標性的標的項目,爭取盡快落地以提供港口板塊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抗風險能力。
Q: 關于佛山項目的進展如何?
A: 目前佛山三個項目合計面積超過60萬平米,其中南海項目和順德項目在投資前已完成預租,出租率較高;佛山高明項目已與國藥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並實現部分出租,同時正與兩家知名企業洽談整租合作,有信心在十一之前完成整體租賃。
Q: 對于光手動業務,深國際做了哪些試點嘗試?
A: 我們在物流園區管理上試點了兩個空間的運作模式:一是物理空間管理,二是虛擬空間——能源空間管理。隨着電動車滲透率提升,電力需求增加,我們利用低成本清潔能源(光伏)供應園區內冷庫、智能倉儲等設備,從而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出租率和客戶粘性,部分園區已投入運營並取得良好效益。
Q: 公司對低空經濟的態度及規劃是什麽?
A: 我們對低空經濟持策略性研究態度,行動上慎重。集團已安排專題研究並形成了策略,認為低空物流和基礎設施商業模式尚待驗證,原則是低成本試錯,積極參與但不急于求成。深國際在深圳項目的部分已納入深圳市低空貨運基礎設施網絡規劃,並將持續跟進和配合政府相關工作。
Q: 關于深圳航空的增資問題以及平湖南項目的預招商情況和未來效益預期?
A: 關于深圳航空增資,公司正與深圳市政府和國航大股東密切磋商,堅持全體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預計很快會有結果並在市場上同步公告。對于平湖南項目,目前預招商進展順利,已簽約兩大客戶,整體招商工作超出預期,未來將繼續全力推進招商,並基于項目優勢打造一體化業態,相信項目投入使用後會帶來比預期更新穎的業態。
Q: 深航今年暑運運營情況如何?盈利情況較去年是否有好轉?
A: 關于深航暑運運營情況及盈利好轉程度,請詢深航原副省長周志偉先生。同時,公司今年是否會進行中期派息以及十五五規劃方向性調整等問題,將待內部進一步討論和專業機構支持後公佈。
Q:在這一波經濟下行中,為什麽國有企業相較于民營企業很少出現嚴重危機?對于深國際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能否分享一些初步考慮?
A: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在主業和投資方面有更多的限制。比如主業控制和投資控制,這使得他們在經濟波動中相對更為穩健。深國際的傳統基礎行業是收費公路,尤其是在大灣區具有壟斷性和良好效益。由于電商滲透率提高以及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物流地産行業特別是高效率、自動化倉儲物流的前景廣闊,且目前該行業的出租率水平在四大塊業務中表現最好。
Q:為什麽認為物流地産行業適合國有企業運作?如何看待當前物流地産行業的形勢及未來規劃?
A:首先,物流基礎設施被定位為戰略性基礎行業,需要長期重資産投入,適合國企掌握。其次,國企在融資成本、品牌信譽以及現金流維護等方面具有優勢,能夠承擔較大的投資回收周期和高風險。此外,國企還能通過規模經濟、政府支持及靈活的機制實現項目佈局和利潤調節。盡管經濟下行帶來行業沖擊,但政府對物流地産的供給意願不高,且目前市場需求仍存。預計未來兩年拿地量會減少,同行也會放緩擴張節奏,但需求不會消失。因此,深國際在未來五年至十五年的規劃中,物流地産仍是基本盤,將鞏固現有優勢,並在綜合服務運營商方向進行轉型探索。
Q:深航的情況如何,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及暑運期間的表現?
A:深航今年上半年旅客運輸量和客運航班量穩步增長,但受飛機發動機停産等不利因素影響,生産投入增量處于行業中等偏下水平。暑運期間,由于新增航班主要集中在國際和地區航線,導致效益不如預期,不過隨着相關工作的推進和財務費用的降低,深航的表現將持續改善。
Q:關于中期派息政策,公司有何打算?
A:深航每年的分紅政策保持相對穩定,過去五年累計派發現金股息接近港幣50億元,平均分紅率高達51.5%。未來,公司會堅持相對穩定的派息政策,並根據市場情況和投資者意願考慮是否實施中期派息。同時,也會與大股東溝通,探討調整分紅政策的可能性。

深圳國際
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