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 註冊
我要路演
億航 (EH.US) 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文章語言: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公司調整戰略,以安全為核心,放緩訂單增長,專注現有客戶服務質量,確保産品安全運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在泰國和阿聯酋,推進商業化運營。取得VT35型號中國民航局受理,與合肥政府簽訂5億支持協議。電池研發多渠道並進,固態電池研發取得成果。調整商業模式為“飛行器制造商+運營服務商”,推動市場正向發展。第二季度業績強勁,交付680台EH216系列飛機,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44.2%。全年收入目標調整至50億元,展現對安全和民用航空協議的承諾。深化與上遊合作夥伴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低空經濟關鍵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財務狀況良好,現金儲備充足,支持未來投資與業務擴展。
會議速覽
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報告及管理層交流
本次電話會議旨在討論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務業績,會議全程以中英文雙語進行,管理層的正式發言以中文為主,英文翻譯供國際參與者參考。會議強調了所有預測性陳述存在風險與不確定性,實際結果可能與預期有顯著差異。此外,會議提供了財務數據,並由相關負責人就公司運營、財務狀況及未來展望進行了深入解讀。
EH216系列無人機商業運營裏程碑及供應鏈合作進展
報告了EH216系列無人機在本季度的強勁銷售表現與市場反響,新增訂單超過150台,已完成超1萬次安全飛行。廣州和合肥已啓動載人飛行試運營,計劃年內公開服務。供應鏈方面,深化與上遊夥伴合作,如與高科技公司開發定制電池系統,與Mint集團合作開發高安全機翼解決方案,推進VT35長航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研發。
深化合作推進低空經濟生態建設,加速eVTOL産業化進程
對話內容聚焦于深化與地方政府及學術機構的合作,推動低空經濟生態建設,加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産業化進程。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聯合研究機構等方式,強化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同時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准,確保安全合規與可持續發展。企業強調將安全、合規與創新作為核心,致力于構建可擴展的商業模式,引領行業向規模化、可持續的商業化邁進。
公司運營更新:交付與訂單增長,拓展低空經濟應用
公司成功將一季度的訂單轉化為二季度的實際交付,實現了強勁反彈。新增超過150單位訂單,服務于中國及日本客戶,覆蓋多個應用場景。公司正加速産品升級,特別是在應急救援領域,同時優化商業服務,提升飛行安全與效率,目標年內正式推出商業載人服務。
2025年營收目標調整與全球商業拓展策略
公司調整2025年營收目標至5億人民幣,強調安全與合規,加速全球市場拓展,與多家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推進物流應用與制造基地擴建,確保安全高效的商業運營。
公司調整全年收入指引,聚焦安全可持續運營
對話討論了公司調整全年收入指引至5億人民幣的原因,強調調整並非因市場需求不足,而是基于安全為核心的發展策略,不盲目追求短期規模擴張。公司對完成全年收入目標充滿信心,並計劃下半年采取更加穩健的發展策略,專注于現有客戶的協作服務,確保産品安全有序運營,而非加快訂單交付速度。
OC取證進展與客戶運營模式更新
管理層分享了OC取證後分階段運營模式的進展,包括載人適應優化及商業化探索,強調了OC取證對市場信心的提升作用。同時,介紹了客戶可選擇的兩種運營模式:自主申報與委托運行,均獲得良好推進。
美銀證券研究員深入探討訂單轉化率及VT20機型商業規劃
對話圍繞公司訂單轉化率及VT20機型商業化展開,提及當前手訂單主要分佈于國內,海外需求顯著增長,正洽談大額訂單。關于VT20機型,小型物流機無需試航認證,而大型物流機則需認證,公司正積極准備,旨在實現安全與商業運營目標,計劃從小型向大型物流機過渡,推進商業化進程。
吉利集團2023年戰略調整及海外商業化運營進展
討論了吉利集團針對2023年全年營收指導的戰略調整,預計2024年將實現顯著增長;分享了泰國與阿聯酋商業化運營的最新進展,包括與當地監管機構合作、試點測試及未來擴展計劃,強調了海外成功經驗對國內市場的促進作用。
産能擴張計劃與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討論
對話圍繞産能擴張計劃和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展開,確認年産能1000台計劃將持續執行,旨在滿足長期需求及多樣化機型生産。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維持不變,預計為4000萬美元,反映對産能擴張和未來需求的前瞻性准備。
公司戰略調整與商業模式升級:從機型銷售到服務提供商的轉型
對話圍繞公司戰略調整展開,討論了從機型銷售向服務提供商轉型的重要性。強調了面對低空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公司需適時調整戰略,不僅專注于機型的試航審定與銷售,更要致力于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以實現商業運營的常態化。未來,公司將采取制造商加運營服務商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解決客戶問題和推動市場正向發展,逐步升級商業模式,確保飛行器的安全運行和市場拓展。
VT35項目獲合肥政府5億全方位支持,涵蓋訂單、投資與産業鏈合作
對話討論了VT35型號新産品的市場審批進展及與合肥政府的戰略合作。合肥政府提供的5億元支持包括訂單、投資及産業鏈合作,旨在加速VT35項目進程。管理層透露,VT35已獲中國民航局受理,正推進審批,並計劃將該型號在合肥建立總部,以此作為新模型的基地。
業績電話會:飛機交付與電池研發進展分享
本次業績電話會討論了第二季度交付的68架飛機中,67架為載人版216S,1架為物流版216L,主要客戶來自國內,僅一家來自日本;新增150架訂單中,90%來自國內,10%來自海外。此外,會議還分享了公司在電池研發上的進展,包括快充技術、通用性電池、半固態電池及固態電池的研發成果,其中固態電池已成功應用于飛機並完成65分鍾飛行測試,預計年底完成認證。
要點回答
Q: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成果在演講中提到了什麽?
A:該公司報告稱,從銷售60 80台EH 216系列産品中獲得1.4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同比增長44.2%,季度環比增長4.6倍。
Q:第二季度接收的新訂單的意義是什麽?
A:第二季度收到的超過150台EH 216系列産品的新訂單體現了市場對公司産品的濃厚興趣和信心,預計交付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分批完成。
Q:EH 216系列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現如何?
A:EH 216系列在2025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一萬多次安全飛行,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彰顯了其經過驗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了公司的聲譽,為未來商業運營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
Q:公司2025年的努力重點是什麽?
A:公司2025年的重點是制定標准、建立運營模式並培養人才。它旨在通過這些基礎方法推動長期可持續增長。
Q:提到的合作夥伴有哪些能提升公司飛機性能?
A:該公司已與GoES和High Tech加深合作夥伴關系,共同開發定制柱形電池解決方案,用于EH 216系列産品,並與MINT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提供高安全性機身解決方案,同時與Ocean High Tech合作提供飛機機身系統的電源解決方案。
Q:與合肥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意義是什麽?
A:與合肥市政府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在合肥建立VT35系列産品樞紐,整合研發、制造、適航認證、供應鏈管理、銷售、運營和培訓。政府計劃通過飛機訂單、投資和産業生態系統發展向該公司提供約5億元人民幣的支持。
Q:公司下半年的戰略方法是什麽?
A:在下半年,公司正在完善其戰略,優先考慮客戶支持服務,以確保獲得的EVita飛機能夠安全、有序且定期地進行商業運營,強調長期價值創造勝過短期收益。
Q:公司如何在其運營中看待安全、法規合規和創新?
A:公司將安全、監管合規和創新視為迅速發展市場中領導力的支柱。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商業模型,為飛行員EVita開啓新的篇章,並為長久的成功奠定基礎。
Q:第二季度的運營亮點是什麽?
A:第二季度的運營亮點包括將積壓的訂單轉化為交付,將客戶群體擴大到中國的十三家企業客戶和日本的一個國際客戶,並獲得了超過150台EH 216系列産品的新訂單,反映出強勁的需求和公司的競爭優勢。
Q:廣州和合肥的經營者在發佈VRAO後采取了什麽措施?
A:隨着VRAO的發佈,廣州和合肥的運營商采取了安全第一、穩步擴張的方式,從試運營過渡到安全、穩定和常規的商業運營。迄今為止,他們已經完成了超過七百次試飛,沒有發生任何事故或違規行為。
Q:操作員正在進行什麽測試和優化工作?
A:運營商正在內部測試他們的售票系統,以優化登機流程並改善乘客體驗。他們還在通過無人機操作提高效率的方式,並在民航總局授權的大型單一無人機試點項目中進行運營商培訓計劃。
Q:商業非法服務的目標是什麽,為實現這一目標正在采取什麽措施?
A:目標是在今年內向公衆正式推出商業非法服務。為實現這一目標,兩家運營商正在增加航班以收集有價值的運營數據,並與相關部門密切對話。
Q:路線運營和客戶支持方面取得了什麽進展?
A:從A點到B點的路線運營正在穩步進行,輪渡飛行和爆破測試已經在進行中。團隊已完成了對操作員培訓需求的評估,培訓大綱已經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課程開發正在全面進行,以制定最終的操作員培訓和評估教材。
Q:公司的戰略受收入指導調整影響如何?
A:2025年的收入指導調整為約5億元人民幣,這反映了公司對安全的承諾以及與民航規程的一致性。這並不是因為需求疲弱,而是為了優化商業運營並管理風險,以確保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和可擴展的示範飛行。
Q:公司打算如何擴大其業務和合作夥伴關系呢?
A:公司計劃增加更多的垂直領域,以建立跨區域和管理運營的能力。它正在與中國通信信息技術集團等頂級生態夥伴合作,推出旅遊、城市空中移動和應急響應示範項目,並計劃在東南亞和南亞部署整合的陸地、水上、空中交通解決方案。
Q:物流行業取得了哪些最近的成功?
A:在物流行業中,“VT20”系列完成了大灣區首次長途城際貨運飛行,與公路運輸相比,運輸時間縮短了多達一個小時。這顯示了物流效率的顯着提高。該公司還通過建立無人機物流網絡來拓展全球業務,並計劃在泰國和其他地區進行試飛,待監管機構批准。
Q:最近一個季度突出的財務表現和戰略決策是什麽?
A:最近的一個季度,總收入為1.4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4.6倍。毛利為9207萬元人民幣,毛利率為62.6%,與前幾個時期相比保持穩定。由于業務擴張和更高的研發投資,支出有所增加,而調整後的淨收入為940萬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公司通過市場發行籌集資金,用于研發、生産擴張和商業運營。
Q:對于今年全年的吉利有一些調整,展望明年是否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
A:我們今年在戰略上放緩了交付步伐,以便打造更多示範運營點。經過半年准備,明年增速預計將遠高于今年的同比增速。
Q:能否分享一下海外,比如日本或泰國的一些進展,以及量級上的評論?
A:在海外方面,我們看到顯著需求,目標是在半年內正式開展商業化運營。在泰國,我們與監管機構在商業化運營上取得顯著進展,並計劃以三合試點方式,在泰國芭提亞沿線和曼谷進行幾個月的非。希望在此之後能獲取泰國民航局三大商業領域的許可證,率先啓動海外商業化運營,並逐步拓展至更多泰國旅遊點,如普吉島、蘇梅島等。這不僅對東南亞國家有示範作用,也有利于國內商業化運營的推廣。
Q:我們之前提到的是需要定産的生産模式,今年下調了指引,還會繼續執行年産1000台的産能擴張計劃嗎?
A:目前雲服務生産基地仍按原計劃,今年年底可達到年産能1000台,足以確保未來的交付。未來會根據預估持續擴張,堅持“以銷定産”策略,同時為VD35和其他新機型做前瞻性准備。
Q:2025年的資本支出(capex)指引是否會有所變化?
A:目前2025年的資本支出指引沒有變化,預計仍為4000萬美元。
Q:作為服務提供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公司的業務模型?
A:最近的戰略調整是根據不同的運營階段和低空經濟的發展情況作出的適時調整。去年乃至前年,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機型通過試航審定,證明飛行器的安全性並上市銷售。今年,我們更側重于讓機型以商業化、常態化的形式被市場接受和信任。
Q:我們第一款飛行器通過試航審定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以及在常態化運營中仍需面對哪些挑戰?
A:第一款飛行器的成功試航審定耗時巨大且艱難,但成功後投入市場化運營仍需克服很多困難。盡管如此,我們相信每取得一項突破都會對市場産生強勁推動作用。
Q:未來我們的商業模式將如何升級,並為客戶提供哪些支撐服務以確保飛行器安全運行?
A:未來商業模式將升級為EVT制造商加運營服務商的雙輪驅動戰略目標,致力于解決客戶面臨的問題,如委托運行、試點培訓等,同時提供大量支持服務確保客戶飛行器安全起飛。
Q:關于VT35項目,合肥市政府給予的支持是以什麽形式體現?
A:合肥市政府對VT35項目提供了約5億元的全方位支持,包括訂單、投資及産業鏈合作等形式,這有助于加速VT35項目的進程。
Q:Q2交付的68架飛機和新增的150架飛機的具體分佈情況如何?以及EHR6半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展如何?
A:Q2交付的68架飛機中,國內客戶購買了67架,國外客戶購買了1架。新增的150架飛機訂單中,國內占比超過九成,剩余為海外訂單。關于EHR6半固態電池研發方面,公司采取雙多電池研發策略,與多家電池廠商合作,持續探索動力系統的優化空間,同時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並取得顯著成果,全球首個將固態電池應用于真實機試飛。
play
English
English
進入會議
1.0
0.5
0.75
1.0
1.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