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Weave (CRWV.US) 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文章語言:
简
繁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討論了年同比增長207%至12億美元的營收、2億美元的調整運營收入,並擴張戰略。重點突顯了成功的資本市場交易,包括高收益債券和一筆貸款,降低資本成本。概述了積極的增長計劃,包括增加簽約電力、擴大雲端覆蓋範圍,以及通過收購進行垂直整合。強調了強勁的客戶需求,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服務方面,並承諾加大部署更多産能。提供了第三季度和2025財年的指導,顯示了滿足市場需求和實現創紀錄財務表現的信心。
會議速覽

本次電話會議聚焦于Core Wave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務業績,強調了未來展望的重要性,並提醒參與者注意潛在風險。會議介紹了財務報告的解讀,包括GAAP與非GAAP財務指標的對比,並承諾將通過網站提供會議回放。

企業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07%,達12億美元,調整後運營收入達2億美元,首次實現雙裏程碑。AI雲服務需求強勁,企業積極擴大産能,截至第二季度末,已擁有近470兆瓦的活躍電力,並簽訂2.2吉瓦的總電力合同。客戶群從大型企業到AI初創公司全面擴展,包括金融、醫療、工業等多個領域,雲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企業成為行業首選平台。

對話中詳細介紹了AI雲服務和存儲産品的最新進展,包括大規模部署NVIDIA技術、創新的歸檔存儲産品、第三方存儲系統集成、全棧可觀測性功能以及AI模型推理服務的推出。這些舉措旨在提升AI工作負載的性能與可靠性,優化存儲成本,支持大規模生産環境,並通過靈活的容量産品滿足客戶需求,推動AI生態系統的加速發展。

對話討論了通過深化資本市場參與、完成高收益債券發行和GPU融資,以及與Core Scientific的垂直整合,以實現資本成本降低、運營效率提升和客戶服務能力加強。此舉旨在利用現有資源和新投資,擴大數據中心規模,增強AI雲平台實力,預計未來幾年將帶來顯著的成本節約和增長機會。

公司宣佈第二季度營收達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7%,主要受客戶需求驅動。營收積壓達301億美元,年增86%。資本支出29億美元,用于快速擴展數據中心和服務器基礎設施。盡管淨虧損2.91億美元,調整後EBITDA達7.5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調整後EBITDA利潤率保持在62%。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籌集64億美元,優化資本結構以支持快速增長。

自2024年初以來,公司通過一系列創新融資舉措,成功籌集超過250億美元的資金,用于支持全球頂尖AI實驗室和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首次無擔保高收益債券發行、額外的債券籌集以及完成第三個延遲提款定期貸款設施,總金額達119億美元的OpenAI合同融資。這些成就不僅體現了公司降低資本成本的能力,也彰顯了其在資本市場深度和廣度上的增強,符合IPO時設定的目標。此外,盡管第二季度報告了淨虧損,但由于非經常性項目和遞延稅資産評估的影響,公司仍需記錄所得稅費用,未來稅率可能因類似因素而波動。

公司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營收12.6億至13億,調整後營業利潤16億至19億,資本支出29億至34億,受需求驅動的資本支出增長影響。全年營收預測上調至51.5億至53.5億,資本支出200億至230億。公司將持續投資以滿足客戶需求,強化市場領導地位。

對話中提及由于可能存在的聽力障礙,決定暫時跳過當前問題,轉而討論下一個議題,隨後將返回先前未解決的問題,確保會議流程的順利進行。

討論了超大規模客戶合同續約的重要性,強調通過硬件升級實現業務擴展。同時,提出通過收購、垂直整合及優化部署流程等措施,提高資本回報率和降低成本。這些策略旨在加速業務增長,提升客戶價值,確保公司持續獲得優異業績。

討論了AI基礎設施在處理訓練與推理任務上的靈活性,強調了推理工作負載的顯著增長及其對AI商業化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了當前供應鏈中電力設施的瓶頸,以及GPU、中壓變壓器等關鍵組件的供應限制,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討論了全球各政府對于構建AI數據中心的興趣,特別是現代AI數據中心的建設。服務商在面對不同國家時,需考慮其對美國技術的接受度。提及與加拿大及歐洲的合作進展,並澄清了近期與大型雲服務商簽訂的合同時間,其中一份合同已反映在第二季度的收入數據中,另一份則將在第三季度的數據中體現。

對話討論了GPU計算服務合同的細節,包括核心GPU服務與權重偏置擴展的規模,但具體數據暫未透露。提及的服務合同屬于公司産品組合的一部分,將通過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提供營收和訂單情況的全面更新。

對話討論了數據中心市場存在的結構性供給約束,強調了與主要消費者關系的重要性,並指出不同工作負載對延遲的敏感度不同。對于推理鏈等應用,計算能力比延遲更重要,而接近人口中心部署可提供低延遲選項。隨着AI發展,對延遲不敏感的工作負載需求將增長,可安置在更偏遠地區。

討論了AI計算服務中推理與訓練的經濟性,指出兩者在長期合同下經濟性相似,但新模型發佈初期可能引發短期需求激增。介紹了即將推出的靈活容量産品,包括現貨定價模式,預計會提供不同代際GPU,並探討其與傳統預留或按需付費模式的差異。

對話討論了在高需求市場中,企業面臨的挑戰是迅速消耗其構建的計算資源,主要由現有或新客戶增加模型服務需求所致。企業正努力擴大産能,以提供更多的計算資源,目標是吸引新用戶、支持新興公司及發現新的計算需求,從而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服務。然而,在需求主導的市場環境中,實現這一目標頗具挑戰性。

討論了客戶對計算能力需求的顯著增長,尤其是大型客戶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以及公司如何通過重新部署舊GPU集群滿足這一需求,包括將計算資源用于推理任務和延長合同期限的策略。

討論了第四季度資本支出與收入增長的時機安排,解釋了由于電力供應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系統性規劃,收入和資本支出將呈現後置趨勢。同時,強調了在大規模擴展過程中,前期因數據中心租賃等成本提前發生導致的短期利潤率壓力,以及為確保客戶合同順利啓動而進行的准備工作。

對話圍繞AI市場不同細分領域的需求展開,指出除了超大規模企業外,AI實驗室和企業自身的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新興領域的公司如Moon Valley,其産品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金融領域的客戶不僅代表了企業級需求,還提供了與現有收入來源不相關的新增長點。

對話討論了大銀行和AI企業對計算資源的巨大需求,以及這如何促進了AI技術在不同經濟領域的應用。同時,提到了企業與AI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的重要性,以及這些供應商為滿足客戶需求提供的軟件和硬件支持。此外,對話還強調了資本市場的進步,特別是債務市場的參與,對降低借貸成本的關鍵作用,以及這對構建和擴展基礎設施的經濟影響。

對話圍繞銷售團隊接觸客戶的情況展開,提及了在增加運營投資背景下,銷售進展與客戶獲取策略。同時討論了雲服務資源分配問題,尤其是按需和Spot實例的可用性,強調了提升資源分配效率以吸引新客戶的重要性。

對話重點討論了兩家公司整合後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卓越表現,包括三款新産品的開發:重量偏差與核心重量團隊共同創建的重量偏差集成産品、重量偏差推理産品和編織産品,這些産品提升了客戶對AI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此外,還強調了按需和現貨計算模式對拓展新市場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對2025年成為行業裏程碑的信心,展現了持續增長和戰略實施的成功。
要點回答
Q:核心具有多少有功電力,並且承包電力的最新更新是什麽?
A:核心在第一季度末擁有幾乎470兆瓦的有效功率,並將總承包功率增加了約600兆瓦,達到2.2吉瓦。
Q:近期,Core 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客戶贏得和擴張成就?
A:科爾與OpenAI簽署了價值40億美元的擴張協議,同時還簽下了包括大型企業和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在內的新客戶。在過去的八周內,他們還與超大規模客戶簽署了擴張合同。
Q:Core的雲産品組合表現如何?哪些行業正在采用人工智能技術?
A:核心的雲産品組合對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需求至關重要,它在從媒體和娛樂到醫療保健和金融等各行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人工智能能力正在不斷延伸到新的應用案例,並推動對專門的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需求。
Q:Core 在其人工智能雲服務和基礎設施方面做出了哪些創新?
A:Core一直在繼續執行並投資于其平台,創新地推出了Nvidia的GB 200 NVL 72和HGX B200傳送産品,並在大規模部署中進行整合,完全融入Core Weave的任務控制中心。Core還推出了檔案級對象存儲産品、支持更多第三方存儲系統,並推出了靈活容量産品。
Q:Core對管理成本和資本的方法是什麽?
A:核心進入了資本市場的新領域,定價了首次和第二次高收益債券發行,由于強勁需求而增加規模,以較低的利率定價。他們還與領先銀行完成了一筆安全的GPU融資,展示了他們訪問強勁和不斷加深的資本市場以降低資本成本的能力。
Q:Core提議收購Core Scientific的理由是什麽,預計會帶來哪些好處?
A:擬議收購Core Scientific的理由是加速為股東創造價值,並加強Core Weave服務客戶的能力。 這筆交易將增強運營和財務效率,實現更快,更高效的擴展,並提供簡化的運營模式。 Core Weave預計到2027年底實現每年5億美元的全面達到的成本節約。
Q:Core Scientific的收購如何與Core的數據中心戰略保持一致?
A:這項收購符合Core更廣泛的數據中心戰略,為整個國家提供大規模培訓和低延遲推斷計算的混合服務。它將增強Core Weave的靈活性,以承擔新項目並滿足加速的客戶需求。
Q:最近有哪些公司收購和資本市場活動備受矚目?
A:公司與超大規模客戶簽署了擴張合同,完成了對Weights and Biases的收購,並宣佈了對Core Scientific的擬議收購。此外,公司通過高收益債券發行和延遲提款貸款成功籌集了64億美元資金。此外,公司一直在執行降低資本成本和獲取新資本來源的戰略。
Q:第二季度的關鍵財務結果是什麽?
A:Q2營收為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7%,主要受到強勁客戶需求的推動。營收積壓為301億美元,同比增長86%,年初以來翻倍。Q2營運費用為12億美元,包括1.45億美元的股票補償費用。Q2調整後的營業收入為2億美元,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為16%。Q2淨虧損為2.91億美元,而2024年Q2的淨虧損為3.23億美元。Q2利息支出為2.67億美元,而2024年Q2的利息支出為0.67億美元。調整後的淨虧損為1.31億美元,而2024年Q2的調整後的淨虧損為0.5億美元。Q2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倍以上,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62%,與去年Q2持平。
Q:2025年第三季度和整個2025年的預測是什麽?
A:對于Q3,公司預計收入在12.6億至13億美元範圍內,預計Q3調整後的營業收入在1.6億至1.9億美元之間。公司預計Q3利息支出在3.5億至3.9億美元範圍內。對于2025年整年,公司已將其收入指導提升至51.5億至53.5億美元範圍內,調整後的營業收入範圍不變,為8億至8.3億美元。公司預計整年CapEx在20億至23億美元範圍內,其中大部分CapEx預計將發生在第四季度,因為基礎設施投入使用日期的時間安排。
Q:公司在客戶擴展和資本效率方面的重點是什麽?
A:公司繼續專注于擴展而非與客戶討論續約,因為客戶通常會為其使用情況購買最先進的硬件並傾向于隨着新硬件的推出而升級。公司已經執行了最近的收購以增強增值服務,並進行垂直整合以實現成本節約。公司旨在減少從部署到客戶上線的時間,並在運營中保持成本意識。這些戰略預計將在公司擴張時提高資産回報率和整體資本效率。
Q:公司的人工智能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是如何設計來支持客戶工作負載的?
A:公司的人工智能基礎架構旨在是可替代的,能夠無縫地在訓練和推斷之間轉換,支持客戶需要驅動其成功的特定工作負載。
Q:公司目前看到的培訓和推論之間的需求是怎麽樣的?
A:公司看到推動推斷工作負載大幅增加的原因是數據中心內能源消耗監控以及越來越多的推理鏈使用,這導致推斷消耗大量增加。
Q:公司在短期內面臨的最嚴峻供應挑戰是什麽?
A:供應最緊張的挑戰與能夠滿足客戶所需基礎設施規模的電源外殼有關。這是一個在不同組件,如電力網格、GPU和中壓變壓器方面都受到結構性供應限制的市場。
Q:主權政府在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方面的興趣有多大,以及什麽因素可能影響他們決定選擇美國供應商?
A:許多主權政府都對建設自己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感興趣,並正在尋求最佳的技術解決方案。影響他們選擇美國供應商的因素包括技術能力和監管環境,因為一些司法管轄區可能對來自美國的技術並不那麽歡迎。
Q:最近與超大規模客戶簽訂的擴張合同反映在第二季度還是第三季度的收入積壓數字中?
A:擴張合同中的一個是在第二季度簽訂的,並反映在第二季度的營收積壓數字中,另一個合同是在第三季度簽訂的,將反映在第三季度的營收積壓數字中。
Q:最近擴張合同的規模方面是否可以提供關于核心GPU服務和擴展至重量偏差的詳細信息?
A:核心GPU服務規模與延展到重量偏差的細節尚不清楚。公司計劃在第三季度末就收入積壓情況進行全面更新。
Q:公司對市場上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結構性供應限制有何看法?
A:該公司對市場上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結構性供應限制的評估堅定不移,這是基于與這種基礎設施的主要消費者進行的討論和關系。他們已經觀察到實體如何提供基礎設施以及何時提供有所變化,但他們對結構性限制的信念仍然不變。
Q:一個人應該如何考慮數據中心中與不同類型工作負載相關的延遲?
A:延遲應該從使用案例的角度來考慮。在推理鏈中,查詢延遲不如計算重要,而在其他工作負載中,延遲變得更加關鍵。公司將基礎設施放置在人口密集地區,以提供低延遲解決方案,但也有越來越多對延遲不敏感的工作負載的需求,這些工作負載可以托管在更偏遠的地區。
Q:公司對推理的定價如何對新模型發佈做出反應?
A:推理的定價在AI實驗室中可能會在短期內激增,當有人急于探索新模型時。然而,這些價格激增被認為是暫時的,因為對于像A100這樣的舊型號硬件的需求仍然受到合同約束,並且價格也相應地確定。
Q:公司在擴大按需和點價能力方面面臨什麽挑戰?
A:公司面臨的挑戰是無法迅速擴大容量,以滿足客戶需求,客戶希望為其模型使用額外的計算資源。盡管面臨一個好問題需要解決,但公司正在努力建設這一能力,以提供更多的按需和現貨産品。
Q:關于遞延數字的顯著增長意味着什麽對未來期望?
A:積壓數量的顯着增加表明,大型重要客戶對公司的計算服務存在巨大需求。這些客戶正在擴大規模,需要對其基礎設施進行“全球重建”以交付産品。積壓量的增加表明,這些大客戶將在較長時間內占用大量計算資源,這將導致計算使用量的階躍式增長。
Q:關于資本支出增長和營收指引的時機預期是什麽?
A:資本支出的時間表與收入指導相一致,預計第四季度會出現顯著增長。預計資本支出將在第四季度後期集中進行,預計會建造額外的400多兆瓦功率,然後在功率可用時進行資本支出。這將推動收入增加。公司一直在操作上為這一增長做好准備,並計劃在年底前執行和交付電力。
Q:未來合同對公司成本和營業收入有什麽影響?
A:未來合同對公司成本和營業收入的影響是,盡管這些合同將導致營收增長,但公司選擇保持全年營業收入不變。這表明,隨着公司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增加容量,與數據中心租賃和相關費用有關的成本正在增加。這些成本造成了時間不匹配,從而在短期影響了公司的利潤率。
Q:公司如何看待其業務在不同領域如人工智能實驗室和企業之間的分佈?
A:公司正在不同領域的計算需求中看到廣泛的需求,包括人工智能實驗室、金融機構和企業。然而,公司特別關注新實驗室如月谷的增長,該實驗室正在為市場的不同部分開發産品。此外,金融機構被視為公司令人興奮的非相關收入來源。
Q:大型AI消費者(如OpenAI)面臨的規模問題有什麽重要性?
A:OpenAI作為大量消耗計算資源的消費者,其消耗水平比其他公司大出一個數量級,目前在業務的客戶端組件中占主導地位。
Q:Weights and Biases對公司的流程有什麽影響?
A:權重和偏差已經引入了1000個新客戶,包括英國電信,並正在幫助公司定位自身為這些企業客戶集成人工智能所需軟件和硬件的供應商。
Q:資本市場和債務市場進展對構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有什麽重要性?
A:資本和債券市場的進展至關重要,因為它使這些市場的大部分能夠幫助建立和擴大人工智能所需的基礎設施,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涉及到的規模和成本。
Q:非投資借貸成本的降低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有何影響?
A:非投資借貸成本下降了900個基點,這是資本成本的重大變化,顯著影響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Q:請問Weights and Biases和Core Weave合作開發的三個關鍵産品是什麽?
A:這三款關鍵産品的開發包括將Weights and Biases集成到Mission Control中,以提高AI基礎設施的性能,一個新的推斷産品提供對計算使用情況的控制,以及通過模型代碼優化GPU性能的“Wave”産品。
Q:核心織物的"擴張與拓展"戰略是什麽,以及Conductor的收購如何符合這一戰略?
A:Core Weave的策略涉及吸引客戶、通過表現建立深厚關系,然後將關系擴大到更大的合同和更廣泛的業務用途。收購Conductor是這一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引入並建立公司在市場上更好客戶參與和表現的存在。
Q:為什麽對于市場上的新玩家來說,擁有按需計算能力是如此重要?
A:按需計算能力對新玩家構建新産品和開拓新市場至關重要,因為不同的使用情況需要不同的計算方法,並且按需基礎設施允許市場的靈活性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