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雲(KC.US)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
文章語言:
简
繁
EN
分享
紀要
原文
會議摘要
金雲宣佈年收入增長11%,達到19.7億元人民幣,公共雲和企業雲服務均在擴張。人工智能毛收入同比增長200%,貢獻了39%的公共雲收入。與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的戰略合作使收入同比增長50%。盡管季度利潤波動,公司對人工智能業務增長持樂觀態度,並計劃加深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關系。
會議速覽

2025年第二季度的Kings of Cloud收益電話會議已舉行,詳細介紹了收益發佈的分配情況,並概述了包括業務亮點和財務表現討論在內的議程。基于管理層的預期和當前市場狀況的前瞻性聲明得到了重視,並強調了涉及的固有風險和不確定性。會議還突出了財務數據以人民幣表示的可用性,並介紹了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進行進一步發言。

2025年5月29日,與會者們將就領導策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工程方面的技術進步展開深入交流討論,並探索上海潛在的商業機遇,突出該城市在全球創新和商業中起着關鍵作用。

金山雲報告,年同比收入增長了11%,達到19.7億元人民幣,主要受公共和企業雲服務推動。人工智能業務毛收入同比增長了200%,貢獻了39%的公共雲收入。加速人工智能業務擴展和與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的戰略合作使收入同比增長了50%,占總收入的25%。盡管季度利潤波動,但公司仍專注于人工智能雲服務和生態系統整合,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5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在其公共雲空間收入上經曆了顯著增長,達到1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作為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人工智能業務的總票據增長了200%,達到5.205億元人民幣,占公共雲收入的39%。企業雲收入達到6.16億元人民幣,受季節性放緩的影響。該公司在公共服務和醫療保健領域推進人工智能應用,並加強産品能力,重點放在智能雲計算服務和人工智能開發平台上。與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的深度合作得以保持,以探索新的人工智能機遇,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公司報告稱,總收入同比增長了11%,達到19.7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相關業務的激增。公共雲服務收入增長了14%,達到13.53億元人民幣,而企業雲服務收入增長了5%,達到6.165億元人民幣,盡管有季節性收入下降。成本隨收入擴張而增加,調整後的毛利潤為3.277億元人民幣,調整後的運營虧損縮減了56%。非通用會計准則EBITDA利潤增至3.185億元人民幣,反映出對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發展的強烈承諾。公司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23.227億元人民幣,准備利用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機遇。

公司討論了公共和企業雲服務增長不及預期的原因,將其歸因于季節性和客戶周期。他們還強調小米需求在其人工智能業務增長中的重要作用,盡管收入和利潤的反映受到小米需求速度的影響。

公司討論了最近使用一體化模型機進入政府事務人工智能領域的情況,提到了基于硬件配置的商機和不同價格模式。此外,他們更新了非通用會計淨利潤率展望,將第一季度波動歸因于人力成本、項目延遲和季節性影響。他們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會有改善的利潤率,主要是受到頂線增長的推動,特別是來自人工智能項目和加強的生態系統夥伴關系。

公司預計在年底將有改善的利潤率,但沒有提供頂線收入的正式指導。 請求AI開支和OpEx支出的更新,並查詢銀行問題對季度資本支出的影響。此外,客戶偏好向較小的AI模型轉移,而不是較大的模型,引發了對雲收入潛在影響的擔憂。

該公司報告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資本支出為6億元人民幣,詳細說明了用于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多元化融資方式,包括現金、金融租賃和銀行貸款。他們已經開始將服務器進行租賃以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預計下一季度將提供總支出更新。盡管預計芯片限制將帶來長期影響,但由于現有庫存和與國內計算資源的持續合作,短期影響較小。

對話討論了在傳統客戶身上使用具有10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對潛在收入的影響,以及互聯網領域中較小模型的潛在收入。它強調了小型模型對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內計算資源使用的積極影響,從而帶來增量收入和利潤機會。

討論強調市場集中度和激烈定價競爭對人工智能雲服務利潤率的影響,特別是注意不同客戶群體的適應策略。此外,它探討了重要模型開源後模型訓練需求的動態,觀察到現有參與者需求可能減少,同時新參與者受最近成功案例啓發表現出更大興趣。
要點回答
Q:AI 業務收入對金雲公司本季度盈利的影響是什麽?
A:非通用會計原則毛利為3.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6%。非通用會計原則下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16.2%,同比提高14.3個百分點,主要歸因于人工智能業務收入比例的持續增加。
Q:人工智能業務對King Cloud從公共雲部門的整體收入有何影響?
A:人工智能業務貢獻了公共雲收入的39%,並在生態系統客戶和基礎模型客戶的穩定使用增長基礎上繼續領先行業。
Q:去年同期,非通用會計准則的營運利潤和利潤率有何變化?
A:非通用會計淨利潤為人民幣-5580萬元,非通用會計運營利潤率為-2.8%,較去年同期的虧損7.2個百分點提高了4.4個百分點。
Q:在公共雲空間中,King Cloud的營收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什麽?
A:公共雲空間收入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是人工智能業務,其總賬單金額大幅增至5.2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200%,季度增長11%,占公共雲收入的39%。
Q:在公共服務和醫療領域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的最新發展是什麽?
A:在公共服務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正不斷推進到公共服務雲和國有雲平台。通過開放式模型市場建立了豐富的模型資源庫,同時也搭建了一站式模型工具鏈,用于數據處理、微調、評估和量化。在醫療保健領域,武漢建立了一個相互認可和分享檢測和檢查結果的平台,而江蘇和重慶等地區則部署了醫學影像雲功能。這些能力已經從影像擴展到檢測和檢查場景,並已擴展到整個湖北省市場。
Q:公司的産品和技術戰略的重點是什麽?
A:該公司專注于基于技術和創新構建成功,旨在通過核心産品提供最佳客戶體驗。這包括增強智能雲計算服務和X-Liu培訓和推理平台作為一站式AI開發和部署平台,提供彈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模型訓練和推理服務。預計集成高質量的模型,如小米的模型,將擴展平台的生態系統功能並幫助客戶將AI應用于各種場景,例如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交互和智能決策制定。
Q:公司的人工智能業務表現如何,它的戰略方向是什麽?
A:人工智能業務正在經曆快速增長,雲服務已進入公共雲領域的新發展周期。公司已加強在基礎設施、培訓、推理平台和人工智能工具方面的能力,以幫助客戶降低培訓成本,提高模型穩定性、便捷性和效率。在企業雲領域,着重于人工智能和辦公效率,提供一站式模型解決方案和服務,在企業人工智能融合的趨勢下。未來策略包括與小米和金山等生態系統進行深度合作,探索新的人工智能機會,持續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Q: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結果和增長動力是什麽?
A:2025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為19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公共雲服務收入為1353.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4%。增長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業務的激增。資本支出為600.5億元人民幣,企業雲服務收入達到61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主要是由于行業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季度調整後的毛利為32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6%,調整後的毛利率受季節性和高前期投資影響。調整後的營業費用為427.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9%,導致調整後的營業虧損為55.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27.0億元人民幣大幅收窄。非公認會計准則的EBITDA利潤為318.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33.2億元人民幣,非公認會計准則的EBITDA利潤率為16.2%,比去年同期的1.9%提高。
Q:小米公司對其産品的要求最新是什麽?
A:小米公司最新的需求在提供的文本中沒有具體說明,並且文本也沒有直接回答關于公司産品或服務的具體要求的信息。
Q:小米的需求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有什麽影響,對財務報告可能有什麽潛在影響?
A:小米對模型推斷的需求大大促進了人工智能業務的增長。然而,這種需求的速度影響了每季度承認的收入和利潤的時間和數量,可能會影響財務報告。
Q:政府的人工智能全能模型機是什麽,價格如何?
A:政府的AI一體化模型機器是金山雲和金山辦公聯合開發的,旨在通過AI組件使政府機構在辦公場景中變得更加高效。定價根據為客戶提供的不同硬件配置而有所不同。
Q:第一季度是什麽因素影響了運營利潤率,公司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提高未來的盈利能力?
A:由于人力資本開支,尤其是薪資、獎金和員工福利在假期季節,導致第一季度的營運利潤受到影響,同時延遲項目對收入的影響也起到了作用。公司預計,通過人工智能項目和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關系改善利潤率情況,尤其是計劃從第二季度開始的大型項目,將推動在接下來的季度實現更好的利潤率擴張。
Q:公司能否提供關于未來運營利潤率的指導,特別是年下半年?
A:公司沒有提供正式的指導,但它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特別是在年底之前,營運利潤率的狀況可能會比上半年更好。具體的指導將取決于收入增長,收入增長的步伐以及接下來幾個季度的收入質量。
Q:用于資助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不同方法是什麽?
A:該公司多樣化了其融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的方法,包括使用自有資金,與小米等合作夥伴進行金融租賃業務,與中國國有銀行和租賃公司安排銀行貸款和租賃協議來處理資産負債表融資安排。
Q:這個季度的總資本支出是多少,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有什麽關系?
A:這個季度的總資本支出大約為6億美元,其中包括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公司正在向第三方承租某些服務器來管理現金流出,並自第一季度以來一直在與這些第三方談判達成協議,計劃在下個季度更新總支出情況,包括現金支出和租賃安排。
Q:這一季度的研發、銷售以及管理費的數字是多少?
A:這個季度的研發費用大約為2億元人民幣,銷售費用大約為1.08億元人民幣,管理費用(SG&A)大約為1.19億元人民幣。這些費用總共大約為4億元人民幣。
Q:芯片限制對雲王的業務産生了什麽影響?
A:芯片限制的影響被描述為短期影響不明顯,因為公司有庫存和儲備准備。然而,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對金雲公司和整個行業會産生有意義的影響。
Q:雲王准備好了面對中國計算資源潛在限制的情況嗎?
A:自2023年以來,雲王已經加強了與中國制造的計算資源的合作,並已做好准備,在持續或更嚴格的監管情況下,可能逐漸替代這些資源。
Q:關于收入和盈利影響的總體結論是什麽?
A:總體結論是,營收和盈利沒有受到負面影響。
Q:模型大小變化對雲王企業的業務有什麽影響?
A:對于使用100多億參數模型的傳統大型語言模型客戶,他們使用King Cloud的計算力來進行訓練和推理,不會受到影響。 對于使用較小模型(30B到10B參數數量)的互聯網空間客戶,他們將越來越多地使用King Cloud的計算資源,可能導致增量收入和利潤。
Q:隨着R1開源發佈,模型訓練需求的新動態是什麽?
A:R1的開源發佈導致了模型訓練需求的轉變。雖然受到R1成功的啓發,一些模型供應商可能會放棄他們當前的版本,但也有新客戶帶來的需求增加。行業的最終影響被評估為積極的,因為預計新客戶的需求將超過模型供應商退出的影響。

金山雲
關註